产业研究 | 浅析商业航天产业及其空间适配
经开区是首都经济和高精尖产业发展主阵地,城市更新公司作为经开区国有平台公司,围绕“以产业升级为核心”的城市更新,从产业内容、空间适配度以及需求满足等角度出发,为更好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未来产业是基于前沿重大科技创新而形成的产业,是决定产业竞争力和区域竞争实力的前瞻性产业。因此,立足实际分析研判好前沿产业、主导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空间需求,提升产业空间供给能力,是引导和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第一步。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将针对前沿产业、主导产业发展及其空间适配陆续推出系列研究,敬请关注。
《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在经开区等区域重点发展商业航天、未来网络等细分产业。商业航天是经开区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当前,经开区正在筹建“北京火箭大街”商业航天共性科研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集研发、试验、制造、展示、培育于一体,全面服务商业航天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和壮大规模,建成后将向区内企业开放,以此补足企业制造能力的短板。
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概况
2015年被称为“中国商业航天元年”,中国的航天工业在国家主导下发展了60余年后,首次打开了面向民营资本的大门。政策、资本、技术、人才源源不断地涌向商业航天领域,发展速度便势如破竹。有数据显示,2017-2024年年增长率将保持在20%以上,2023-2028年,商业航天产业将进入发展黄金期。
就商业航天产业链而言,涉及环节众多,上游卫星制造,中游卫星发射及地面设备制造,下游卫星运营与服务。上游卫星制造包含卫星总体制造、卫星载荷制造、卫星配套制造;中游卫星发射包含火箭总体制造、火箭发射服务、火箭配套制造;地面设备制造包含通信、导航、遥感终端及设施制造、空间环境试验设施;下游则细分为通信、导航、遥感应用等领域。
北京市政府对商业航天的发展给予宽松的政策环境,加上高校资源和航天院所雄厚的科研力量,使得北京的商业航天产业迅速成长,成为国内商业航天集聚度较高的区域。数据显示,2022年底国内已注册并有效经营的商业航天企业数量达到433家,其中35%的商业航天企业集中在北京。其中造箭企业主要依托南边的航天科技一院,是中国历史久、规模大的运载火箭研究基地;造星企业主要依托北边的航天科技五院,曾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北京市卫星网络企业涉及火箭、卫星、测控、地面终端、运营服务各产业环节,“南箭北星”的格局基本形成。
经开区已聚集50余家航天企业,基本覆盖运载火箭、卫星研制、卫星应用、型号配套、地面设备、技术应用等领域,落地的民营火箭整箭研制企业数量占全国70%以上,并取得商业航天领域多个“第一”。截至今年9月6日,经开区商业火箭企业共成功发射17枚运载火箭,是国内商业航天发射成功数量最高的地区。基于此,经开区提出建设“北京火箭大街”商业航天共性科研生产基地,进一步提升商业航天创新能力和产业化发展能力。
商业航天产业空间适配研究
商业航天产业发展迅速,部分商业航天企业估值近百亿,但相应的产业空间分散、布局适配度不高,很多企业提出研发、试验、生产、展示环节需要集中的空间需求。城市更新公司通过对国内众多商业航天产业园区、航天企业的调研、访谈,进一步了解了商业航天产业空间的特点。
产业空间根据产业环节可划分为初创、研发实验、试验、生产、总部等几种空间类型,商业航天产业对初创空间、总部空间需求与其他产业(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并无很大差别,试验、生产空间则根据企业试验、生产工艺要求有所不同。
结构层高方面,试验空间要求差异最大,最低要求3米,最高要求35米,主要集中4.2~5.4米;生产空间要求较高,最低要求3.5米,卫星及地面终端企业主要集中在4.2~5.4米,火箭企业集中在4.2~8米。
结构荷载方面,试验空间主要集中300~800公斤每平方米,部分试验则要求无地下;生产空间集中500~1000公斤每平方米,部分企业要求无地下。其中卫星的大小也影响到楼板荷载需求,如微纳卫星(50公斤以下)的实验室:如果整层都作为实验工厂,则楼层荷载约300公斤每平方米;因仪器设备需求,个别实验区域需要达到600~800公斤每平方米,以满足承重。
结构柱距方面,一层某个方向的柱距稍宽,最少6~7米,以满足小卫星太阳帆板展开。总体来说,对企业而言,柱距越大越好;其中大部分企业柱距需求集中在8.1/8.4/9.0米。
机电设备方面,电气层面须24小时不断电,部分卫星试验需要不间断持续5天以上;空调系统,须24小时不断空调;还须配备空气净化设备。
资料来源:艾媒咨询、泰伯智库、北京商报、火石创造、星河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