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公司获亦城时报报道
2月25日
亦城时报在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2.26重要讲话周年特别报道”
主题下
对城市更新公司近年来
立足首都发展
围绕经开区扩区建设、城市更新各项工作推动
做出的努力和突出贡献
进行了报道
一起来看~
内容详见下文
强“身”又健“体” 走好发展路
用城市更新提升产业空间质量效益
经开区景园街 8 号院,塔吊、吊车、运输车高效运转,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忙碌作业,“天空之境产业广场”项目建设正酣。楼梯一角已完成的现代化玻璃幕墙折射出蔚蓝的天空,很难让人想象出这块土地原来的模样。
之前,这里曾是意大利企业达涅利公司的冶金设备生产基地。2019年经开区通过城市更新国有平台公司回购这块土地时,原项目已经停产5年。如今,这里经过彻底的拆除重建后,将变身成一座专注医疗器械、智能制造领域的特色产业园区。向天空要空间,经开区创新性地开展“工业上楼”试点工程建设,建成后的“天空之境产业广场”项目容积率将从0.8突破至3.5,高度提高至60米,建筑面积由原来的1.45万平方米增加到9.8万平方米,成为北京市首个绿色智能国际化的摩天工厂。北京亦庄城市更新有限公司总经理谷守宇介绍,“天空之境产业广场”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预计到2025年,将吸引20余家医疗器械领域企业入驻,实现产值超8亿元。
通过拆除重建的方式“提容”,不断挖掘土地利用潜能、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配置优化,只是经开区盘活土地资源的方式之一。对于寸土寸金的北京经开区来说,连续数年产值、税收、利润等指标全部为零的企业必须坚决予以腾退。“我们牢牢把握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做好‘白菜心’,这是北京经开区的职责使命。”北京经开区负责人表示。
为了做好腾退升级,北京经开区多年来多措并举采取收储、回购、嫁接、疏解、升级、更新等多种方式,加快释放停产、半停产企业占用的土地资源,向存量土地挖潜,提高土地使用效率。早在 2016 年 9 月,为了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经开区管委会经过多方协调,收回了诺基亚中国园的旧址,将旧园区改造成北汽新能源总部“中国蓝谷”。次年年底,北京市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落地“蓝谷”,世界级新能源汽车创新高地的未来在此孕育。
此外,改造原乐天包装园区,推动心脏电生理龙头企业心诺普的扩产项目顺利落地;改建三洋能源旧园区,引入京东乾石科技、威讯等自动驾驶和半导体行业头部企业;拆除原安姆科软包装印刷基地,重建服务生物健康产业的“健康智谷产业公园”;回购安讯园区定向转让拜耳公司,助力产值突破百亿……从以升级改造的方式盘活老旧工业项目用地的“腾笼换鸟”,到以“工改工”、产业升级为核心的“城市更新”,在北京经开区,一块块老旧工业用地“旧貌”焕发产业升级“新颜”。
北京经开区在促进存量产业用地提质增效方面不断探索的“亦庄模式”,推动了经开区产业升级和亦庄新城的高质量发展,完成了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任务,也以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开路先锋姿态,为全国城市更新工作提供了“亦庄方案”。
2013年,北京经开区在全国率先实施“工业用地弹性出让不超过 20年”举措,2020年1月首创“先租后让、达产出让”的精细化土地管理制度,实现了土地供应与项目落地投产过程的有机衔接,鼓励、刺激企业实现承诺,早日达产。2020年4月,北京经开区印发《关于促进城市更新产业升级的若干意见(试行)》,明确建成时间不少于6年的停产低效工业项目,经批准可以转型为产业园区,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释放空间资源。去年 8 月,《亦庄新城产业用地规划建设指标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发布,填补了全市在产业用地更新政策中规模管控的空白。北京经开区摸索出来的经验,开始在北京更广袤的土地上得到复制。2018 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创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用地政策的意见》发布,在 19 个重点区域中启动“弹性年期出让土地和土地年租制”,除了极特殊情况外,土地流转年限缩短到20年以内。
北京经开区用城市更新重新诠释了高精尖的升级发展之路。